毛坯的形狀及尺寸
毛坯的形狀和尺寸主要由零件組成表面的形狀、結構、尺寸及加工余量等因素確定的,并盡量與零件相接近,以達到減少機械加工的勞動量,力求達到少或無切削加工。但是,由于現有毛坯制造技術及成本的限制,以及產品零件的加工精度和表面質量要求愈來愈來高,所以,毛坯的某些表面仍需留有一定的加工余量,以便通過機械加工達到零件的技術要求。
毛坯尺寸與零件圖樣上的尺寸之差稱為毛坯余量。鑄件公稱尺寸所允許的較大尺寸和較小尺寸之差稱為鑄件尺寸公差。毛坯余量與毛坯的尺寸、部位及形狀有關。如鑄造毛坯的加工余量,是由鑄件較大尺寸、公稱尺寸(兩相對加工表面的較大距離或基準面到加工面的距離)、毛坯澆注時的位置(*面、底面、側面)、鑄孔的尺寸等因素確定的。對于單件小批生產,鑄件上直徑小 30mm 和鑄鋼件上直徑小于 60mm 的孔可以不鑄出。而對于鍛件,若用自由鍛,當孔徑小于 30mm 或長徑比大于 3 的孔可以不鍛出。對于鍛件應考慮鍛造圓角和模鍛斜度。帶孔的模鍛件不能直接鍛出通孔,應留沖孔連皮等。
毛坯的形狀和尺寸的確定,除了將毛坯余量附在零件相應的加工表面上之外,有時還要考慮到毛坯的制造、機械加工及熱處理等工藝因素的影響。在這種情況下,毛坯的形狀可能與工件的形狀有所不同。例如,為了加工時安裝方便,有的鑄件毛坯需要鑄出必要的工藝凸臺,工藝凸臺在零件加工后一般應切去。又如車床開合螺母外殼,它由兩個零件合成一個鑄件,待加工到一定階段后再切開,以保證加工質量和加工方便。有時為了提高生產率和加工過程中便于裝夾,可以將一些小零件多件合成一個毛坯,若滑鍵為鍛件,可以將若干零件先合成一件毛坯,待兩側面和平面加工后,再切割成單個零件。若為墊圈類零件,也應將若干零件合成一個毛坯,毛坯可取一長管料,其內孔直徑要小于墊圈內徑。車削時,用卡盤夾住一端外圓,另一端用良好*住,這時可車外圓、車槽,然后用卡盤夾住外圓較長的一部分用φ 16mm 的鉆頭鉆孔,這樣就可以分割成若干個墊圈零件。
http://www.zjggbjs.com